沈帥青:康文署刪「國立」 何必自製公關災難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6/03/22 08:00

分享:

分享:

(圖片來源:糊塗戲班facebook)

康文署被指要求劇團改場刊,踢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「國立」兩字,遭斥是政治審查。其實台灣機構名字中的「國立」,向被本港機構接納,又何必過度政治敏感,自找公關災難?

經常到台灣旅行的港人,對當地頻頻出現的「國立」兩字,相信不會陌生。到訪台北故宮,門票寫着國立故宮博物院,遊覽中正紀念堂,其正式名字是國立中正紀念堂。不過,在當地甚常用的「國立」兩字,昨日則在本港惹起風波。

事緣一齣名為《惡童日記第三部曲--第三謊言》的話劇,上周在荃灣大會堂公演,惟該劇的場刊,卻疑遭康文署要求修改,為何?原來該團的執行監製畢業於台灣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,準備在場刊的自我介紹欄位之中,印上學歷,卻遭到負責印製場刊的康文署,要求他們先刪走「國立」兩字,方肯印製場刊。事件經一名團員在網上公開後,引發網民熱議,斥當局不合理、是政治審查等。

「國立」兩個字,有多敏感?此兩字在內地,確實不易看到,因當地不少機構也拒用。例如上海復旦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,近年合辦EMBA課程,內地一方的網頁、招生簡章等,均只會稱台灣大學、台大,避開意圖明顯。這種做法,在內地或已是共識,但對於身在本港的康文署,又是否有需要如此忌諱?反似是自製不必要的公關災難!

對於本在校名之中的「國立」兩字,現行本港不少機構也會採用,例如是大學院校介紹學者的網站,會在履歷之中提到當地的國立大學,又或傳媒近年報道台灣院校,亦有使用國立大學全名。甚至乎是政府機構,如教育局、審計署,也不乏使用「國立」的例子,譬如在2014年的香港文學節,當時康文署所發出的新聞稿,一樣有介紹來自台灣國立中央大學的講者。

「國立」變成敏感詞,究竟是何時出現的改變?是個別職員的問題,還是整個康文署或本港政府的方針?此還有待政府部門解釋。

且在台灣,無論是國立大學、國立博物館、美術館或圖書館等,其「國立」兩字意思代表中華民國,而不是代表搞台獨,在「一中各表」之下,為何又不能使用?既是本港過往常有採用,在外地如新加坡亦一樣,甚至同為特別行政區的澳門,其文化局在官方網站介紹台灣到訪者的時候,亦不時有使用國立等字眼。

大陸與台灣的兩岸議題,向來複雜又難解,本港過往多站在「遠觀」位置,減少讓其帶進民間的文化交流,既是避免交流複雜化、事事政治行先,也是為了促進台港兩地的文化交流。若當要求字字皆政治正確,甚或連校名亦容不下,怕最終只會令愈見頻繁的台港兩地交流,受到無形限制。

事實上,因此而破壞文化交流的例子,過去曾有。在2014年,台灣故宮就曾借出藏品「翠玉白菜」到日本展出,本是美事,但因日本一方在部分宣傳品之上,只印台北故宮博物院,漏印「國立」字眼,令遭改名的台灣一方嚴重抗議,一度提出撤展,幾乎破壞了整件事。

本港身在大陸、台灣之間,過去以保持較中立的獨特位置,甚至「國共兼容」,因此取得不少文化優勢,既有親台團體在港活動,亦不乏親共組織等。若「國立」兩字在本港、各地亦見有採用,如今又何必自找麻煩?

撰文 : 沈帥青